宋代点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一,具有深远的文化、艺术与社会意义。为赓续中华文化血脉,创新宋代点茶文化,推动非遗活动传承,践行“三茶”统筹重要发展理念,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三周年之际,特组织2025中华茶文化周·第十届中华茶奥会“仿宋茗战”。本届“仿宋茗战”以“仿古通今·传承创新”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专业竞赛、趣味赛事及人机挑战体验等多元活动。在复刻宋代点茶技艺的同时,创新赛事形式,融入时代特色。值此AI时代,通过人机互动挑战,不仅让传统茶文化焕发新生,更在丰富饮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推动末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中华茶奥会组委会
承办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赞助单位:浙江骆驼九宇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上城区茶文化研究会、杭州昕逸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二、竞赛项目
比赛分为专业竞赛和趣味赛事。专业竞赛包括专业学生组和社会组;趣味赛事分为中小学生组和国际学生组,不设预赛。
专业学生组以团队形式参赛,每所学校限1个团队,团队选手需参加个人规定赛和团队展演赛两个赛项。
专业社会组、国际学生组和中小学生组的比赛为个人赛。
三、大赛时间、地点
1.比赛时间:2025年11月8日-9日
2.比赛地点:杭州茶叶博览会二期
四、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
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国际学生、中职生、初中生、小学生,茶行业从业者、茶爱好者。往年仿宋茗战金、银、铜奖获奖者不可报名参赛。
(二)参赛要求
1.专业学生组
参赛者需为茶艺、茶文化、茶学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全日制中职或高校在校学生,参赛院校以团队形式参加,每所学校最多选派1支队伍参赛,人数为2~6人。所有团队成员必须参加点茶个人规定赛和团队创新展演赛。
个人赛的成绩通过个人规定赛得分和团队创新展演赛得分综合评定,前者占比70%,后者占比30%。
团队赛的成绩由所有团队成员个人规定赛的平均得分和创新展演赛得分综合评定,前者占比30%,后者占比70%。
个人赛和团队赛满分均为100分。
2.专业社会组
参赛者为茶行业从业者、爱茶人士,年龄不限,国籍不限。参赛者需要注明工作单位。
3.国际学生组
参赛者为持有外籍护照的高校国际学生,年龄不限,每所学校不超过3位选手。
4.中小学生组
参赛者需为全日制在校初中生、小学生,每所学校不超过2位选手。
五、奖项设置
比赛设置专业组个人奖项、专业组团队奖项、高校国际学生奖项和小学生组奖项,奖项数量设置如下:

六、比赛细则
(一)专业学生组个人规定赛
专业学生组个人规定赛是以末茶粉为原料进行的仿宋斗茶比赛,赛项选用组委会统一的末茶粉、统一茶器,统一赛程进行斗茶竞技。选手须着宋制汉服参赛。比赛时间为6分钟(从鞠躬行礼开始计算,到点茶完成鞠躬结束)。
选手在比赛时间内进行点茶技艺比拼,按照备具、端盘上场,鞠躬、布具、温具、投茶、调膏、击拂、点茶结束,奉茶、收具、端盘退场的演示流程完成一盏点茶作品。评委主要对汤色(沫饽颜色)、汤味(茶汤滋味)、汤花(沫饽细腻度和厚度)进行评比。
大会统一提供茗战桌椅、水、末茶粉,统一提供所需器具,如茶盏、汤瓶、茶筅、茶勺、水盂、茶巾等。
比赛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详见《“仿宋茗战”专业组个人规定赛评分表》。
(二)专业学生组团体展演赛
专业学生组团体展演赛以传承宋代点茶文化和创新当代点茶生活为主要目的,选手可以挖掘宋代点茶文化或设计末茶在现代某个生产、生活、行业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在茶德精神指导下,选手自行设定主题、茶席等,要求以末茶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团队展演的形式体现点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法不限、形式不限、器具不限。
比赛时间为8~12分钟,备具、收具时间为5分钟(不计入比赛时间)。选手自备比赛所用茶品、茶席、器具及宋制汉服等辅助用具。比赛所用末茶粉可为仅以茶叶为原料、全新未拆封的茶粉,在工作人员监督下现场拆封;也可自带原叶茶,在工作人员监督下现场磨粉(需提前一周向组委会说明)。饮品所使用的原料与辅料需要全部体现在赛前提交的作品文本中。使用有毒、不合规或不可食用的材料作为饮品原料,使用干扰比赛公平性的材料、添加剂,或者故意隐瞒使用原料的展演作品,不予评分。大赛统一提供统一尺寸的桌椅,如有特殊需求,建议自备。
比赛采用百分制,通过主题创意、展演过程、作品呈现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分标准详见《“仿宋茗战”团体展演赛评分标准》。
(三)专业社会组赛项
专业社会组赛项是以末茶粉为原料进行的仿宋斗茶比赛,在比赛时间内需要完成两盏点茶作品。
第一盏为点茶技艺的比拼,主要对汤色(沫饽颜色)、汤味(茶汤滋味)、汤花(沫饽细腻度和厚度)进行评比。比赛时间为6分钟,从汤色(沫饽颜色)、汤味(茶汤滋味)、汤花(沫饽细腻度和厚度)等方面进行评分。比赛流程与专业学生组个人规定赛相同。
第二盏为点茶创意展演,以传承宋代点茶文化或创新当代点茶生活为主要目的,呈现方式不限。作品可以挖掘宋代点茶文化,或设计末茶在现代某个生产、生活、行业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比赛所用末茶粉可为仅以茶叶为原料、全新未拆封的茶粉,在工作人员监督下现场拆封;也可自带原叶茶,在工作人员监督下现场磨粉(需提前一周向组委会说明)。饮品所使用的原料与辅料需要全部体现在赛前提交的作品文本中。使用有毒、不合规或不可食用的材料作为饮品原料,使用干扰比赛公平性的材料、添加剂的,或者隐瞒所使用原料的展演作品,不予评分。比赛时间为8分钟,通过主题创意、展演过程、作品呈现等方面进行评分。以上比赛时间均从鞠躬行礼开始计算,到点茶完成鞠躬结束。创意展演赛现场不设解说,建议以纸质文本的形式进行说明,文本中不得泄露参赛选手或工作单位的信息。
比赛为百分制,两盏分数比例各占50%,评分标准详见社会组点茶赛评分标准。
(四)国际学生赛项和中小学生赛项
国际学生和中小学生赛项是以末茶粉为原料进行的仿宋斗茶比赛,在比赛时间内完成一盏点茶和茶汤汤面呈现作品,呈现方式不限。比赛时间为10分钟(从鞠躬行礼开始计算,到点茶完成鞠躬结束)。从“汤色(沫饽颜色)、汤味(茶汤滋味)、汤花(沫饽细腻度和厚度)”和茶汤汤面呈现过程等方面对最终点茶呈现的效果进行评分。
比赛为百分制,评分标准详见国际学生组和中小学生组点茶赛评分标准
七、参赛规则
1.参赛选手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2.选手参加竞赛的序号将通过抽签决定,比赛期间参赛选手不得离开比赛场地,需在选手等候区候场。
3.每批次参赛选手必须在正式比赛前30分钟到赛场报到,报到时应持本人身份证件,并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比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
4.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除携带竞赛所需自备用具外,其它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
5.超过规定的比赛时间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
6.参赛选手应遵守竞赛规则,遵守赛场纪律,服从大赛组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竞赛场地的设备和器材。
八、评分标准
(一)专业学生组个人规定赛评分标准
(二)专业学生组团队展演赛评分标准
(三)专业社会组赛事评分标准
(四)国际学生、中小学生点茶赛评分标准
详见附件
九、比赛日程

(具体赛事日程根据报名情况通知)
十、报名方式
1.报名时间:2025年10月25日截止
2.报名方式:将所参加赛项报名表发送至报名邮箱jinsu2023@outlook.com,张老师收;报名成功以收到邮件回复为准。
3.大赛秘书处以平台报名信息结合电子材料接收情况为准。参赛选手资格审核通过后其参赛资格才正式生效。
4. 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和评审费。任何因抄袭或者侵犯他人版权行为而导致的责任由参赛者负责。
5.报名咨询:
联系人:张老师、温老师;
联系电话:13605800445,0571-8287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