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架起致富桥,茶香溢满振兴路!7月28日,我院“樱”为茶香·“播”动振兴实践团在谢建颐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位于浙皖两省三县交界的毛家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茶香果韵藏深村,振兴需引“活水来”
毛家村,群山环抱,春有漫山樱花,秋飘茶香,四季果园里,桃心李等鲜果点缀山间,处处散发着自然馈赠的气息。然而,这些优质的农特产品却常年“藏在深闺”,村民虽守着好资源,却缺乏销路,产业发展一度受限。
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当地以“沉浸式茶旅”为纽带、以“直播助农”为抓手,积极探索让更多人看见毛家村、走进毛家村,也让“好东西”真正变成“好收益”,让茶香与果韵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二、沉浸式体验聚合力,三步联动助农路
(一)村委会里探“新思路”,找准着力点
走进毛家村村委会,墙上的发展规划图一目了然:安吉白茶基地、四季果园、散养土鸡合作社……资源丰富,却也面临难题。村干部细数着村民的“心头事”:白茶采摘期招工难、桃形李保鲜期短易滞销、土鸡蛋销量局限在周边。
一场面对面的座谈,让大家摸清了基本情况,找准了发力点——用沉浸式体验拉近游客与产品的距离,用直播带货打破销路局限。村里正积极规划春赏樱花采茶、夏摘桃形李、秋体验炒茶、冬季直播卖年货的四季茶旅路线,让更多人了解毛家村。




(二)果园摘得“甜蜜果”,激活生态价值
沿着山间步道走进四季果园,沉甸甸的桃形李挂满枝头,果皮微带白霜,酸甜多汁。大家亲手采摘的过程,让“毛家村桃形李”有了人情味与故事感。
果农大叔笑着说:“同学们来了,不光自己买,还帮忙拍视频,这果子名气越来越大喽!”欢声笑语回荡在李子林间,桃形李不仅带来了丰收的滋味,也让毛家村的生态价值更充分地转化为经济价值。




(三)镜头架起“致富桥”,直播带货见实效
村委会大厅内,临时搭建的直播台前气氛热烈。主播手持金黄饱满的散养土鸡蛋,热情地向网友介绍:“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毛家村的土鸡蛋,营养丰富,口感纯正!”
镜头中,鲜爽甘醇的安吉白茶、酸甜可口的桃形李被细致展示。几位同学现场展示了白茶的热泡与冷泡技艺,茶香四溢。直播吸引了大量观众,网友纷纷留言期待亲自到村里采摘体验,更有游客通过直播预告预约周末行程。
通过直播,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大拓宽,村民的增收梦想逐步照进现实。通过直播带货,毛家村的农特产品真正卖出了好价钱。







三、茶旅“播”种新希望,共绘乡村振兴图
这场沉浸式茶旅助农行动,实现了“生态美”与“产业兴”的有机结合。这杯带着樱花香的毛家村茶,不仅润泽味蕾,更“播”动了乡村振兴的新节奏——将山水与人心紧密相连的创新与真诚,正是乡村振兴的深层次内涵。

成员感悟摘录:
踏入四季果园,桃形李的脆甜是自然的馈赠。直播带货时,我们把毛家村好物送往四方。茶旅融合让传统农产品借数字东风乘势而上,村民笑意与忙碌身影,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青春力量可汇入助农大流,愿做桥梁,助推家乡在振兴路上快步前行。
——24茶文化1班 洪情缘
循着“茶旅融合发展脉络”探访,毛家村以白茶产业为根基,依托四季果园,融入茶旅研学、采摘观光等新业态。“茶乡共富图景”徐徐展开,村路串联茶山盛景与果园,智慧农业搭起市场桥梁,传统茶韵与创新活力交融,尽显茶乡振兴潜力。
——24茶文化1班 练伊炜
在毛家村参与沉浸式茶旅助农活动的这段时间,让我对“乡村振兴”和“劳动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采摘桃形李、直播带货的实践触动我——乡村的振兴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
——24茶文化1班王雨昕